hqshi @ c/homelab · 6 days ago

矽速 NanoKVM 上手体验,物美价廉的带外管理方案

矽速 NanoKVM 上手体验,物美价廉的带外管理方案

注:由于支持markdown,我直接个人博客的原文档塞进来了。可能有后续更新,https://hqshi.cn/wiki/info/ops/nanokvm

与物理切换不同主机的 KVM 切换器、内核领域的 KVM 虚拟机不同,运维领域的 KVM (Keyboard、Video、Mouse),一般指的是带外管理工具

自费购入

不同于常见的远程桌面和 ssh 等带内管理手段,带外管理需要独立的硬件和供电,更加繁琐。但是当操作系统死机/断网时带内管理就完全不可用了,而一个合格的带外管理基本能做到上电、调整 BIOS 设置、远程安装系统、强制重启等功能,覆盖了除硬件安装外的一切运维场景

比起售价 600-800 且无法充当正常开发板的(比如系统只读)的 PiKVM,只需要 175(Lite)、315(PCIe)、349(Full)且功耗只有 1W 的 NanoKVM 毫无疑问的相当物美价廉,而且这个价不含预售折扣的

KVM 只是相当于一个可以远程链接的键鼠和显示器,还需要接入供电、USB、网络、HDMI。无法实现读取板载设备的状态、直接调整 BIOS 设置和充当显示芯片等高级功能。比不过和主板进行深入整合的 BMC/IPMI 这种企业级管理工具

不是很理解为什么 PCIe 版本的 KVM 卡会有这么多人喜欢,需要占用宝贵的 PCIe 通道不说,看上去是简洁了,但照样要接独立供电、USB、网络、HDMI、主板接针五根线。有些独立的 PCIe 形式的 IPMI 卡好歹能实现全功能的 IPMI 并且充当亮机卡(需要主板有接针支配,不然和 KVM 一样)。这个东西把控制按键也做到了挡板上,不方便使用的同时还浪费了消费级宝贵的 PCIe 槽位

介绍

NanoKVM 目前有如下几种形态

  • Lite:最基础的版本,支持 1080p60fps 采集、100M 网口、模拟 USB 硬盘等功能
  • Full/Cube:多了 OLED 显示屏、ATX 电源控制、两路串口和额外的辅助供电。其实核心板都是一样,但是多出来功能都比较重要
  • PCIe:采用 PCIEx1 封装,比起 full 多了 poe 和 wifi。很多人预定。我觉得有点鸡肋,不如独立
  • USB:老板新画的饼,比起 Cube 来说更加的小巧
  • DP:画的饼,不知道什么形式

使用

nanokvm 使用上还是非常爽的,和之前买的野鸡 KVM 不同,不需要考虑老旧的 MicroUSB 接口、没有独立供电导致机器断电就无法访问、性能羸弱只能跑 720p5fps 等问题

机器有三个面比较重要,正面是主机的开机/重置按钮和屏幕。底面从上到下是 Type-C 辅助供电、HDMI 输入、Type-C 数据接口。顶部上到下是 Type-C 造型的主机 ATX 电源控制接口、两路串口和百兆网口

由于我的主机都接入了智能 PDU 以及嫌麻烦(可能这就是 pcie 版本受欢迎的原因),因此只接了供电、网线、USB 和 HDMI。然后看一眼屏幕上的 IP,进入 WEB 控制台

  • 默认 WEB 账号密码:admin:admin
  • 默认 SSH 账号密码:root:root

简单介绍下几个菜单的选项,很简洁易用

  • 视频:可以选择 H264 或 MJPEG 两种模式,后者的兼容性会好一点,在老的树莓派 3 上也能正常显示
  • 键盘:可以选择黏贴或 87 键的虚拟键盘。基本操作,可惜没有录制快捷键功能
  • 鼠标:可以调整绝对或相对定位,能打游戏(这么卡没必要吧)
  • 虚拟光驱:可以 scp 把镜像上传到/data 目录。排除掉系统外 32G 的 TF 卡还有 22G 空间
  • 终端:支持在 web 上打开 linux 和串口终端。重点是可以在 web 中控制开发板、交换机、服务器、甚至是 UPS 的串口终端
  • 设置:可以更新固件、调整语言

体感上来说 H264 模式的响应颜色会正常很多,而且比起后台持续工作的 MJPEG 模式不同,264 断掉访问后 CPU 占用率为 0。整体来说单核 128M 的配置还是比较捉襟见肘的,但对于一个专用的 KVM 设备来说也足够了

官方的文档比较齐全,支持上传执行自定义操作脚本,甚至是通过 API 进行控制。比如官方的一个 demo 就能实现 FPS 的物理自瞄效果 XD,就是比较好奇怎么在这么小的内存下塞入识别程序的

吐槽

虽然说 NanoKVM 的完成度出乎意料的高。但不少一些值得吐槽的地方,比如说为了避免积压采用了预定一批,生产一批的管理模式导致了非常容易爆单。我年中就在关注生产情况了,等能用的正式版到货已经年终了

而且不停地升级也会给老用户一种背刺的感觉,比如说画饼中的 pro 版本就会有千兆网口,还有更大的内存(现在的机器用 Tailscale 会爆内存)。内测版本接了 ATX 电源控制后 KVM 重启会带动主机重启、也没有引出串口。虽然说这些对我的使用来说完全没有影响,但是还是很不满,毕竟没人喜欢到手就落后的产品

理论上这个设备有三个核心和 256M 的内存,但是系统内可用空间只有 128M,不确定是否是充当显存了

总结

非常好的 KVM,使我的设备旋转,爱来自瓷器

总之我对 NanoKVM 还是非常满意的,配上 HDMI 切换器然后接入交换机和 UPS 的串口后基本上能覆盖机柜内所有不带 IPMI 的设备的调整需求了。就是线会增加 114514 倍

如果你想整点狠活甚至能写点程序放到这个设备上,当一个 AIB web 服务器和跳板机,那也不是不行

  • 优点
    • 比起其他方案廉价、小巧的同时功能甚至更多,形态也很多样
    • 前后端均开源,提供操作 API,厂家也不断进行改进(不是很快)
    • 支持串口,可以链接其他串口设备
  • 缺点
    • 生产速度较慢,没抢到现货的话等一个月吧。小厂产品,会持续小修小补有小 BUG、小心背刺
    • RICS-V 架构的处理器,实际内存只有 128M。生态和性能捉襟见肘
    • 经典社区技术支持,不能指望太多。好在功能简单、也有了一定的名气
9
message-square
11
  • wevsty
    4 days ago

    NanoKVM 我也看过,但整体上作为消费级产品Lite有点简陋,Full又显得性价比不高。 大部分时间其实还是直接用OS提供的远程管理就足够了,如果临时的管理设备,匆忙的调试IPKVM还是有点麻烦。

    另外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玩玩我这个项目: https://github.com/wevsty/KVM-over-USB

  • AlphaAreaA
    5 days ago

    虚拟光驱:可以 scp 把镜像上传到/data 目录。排除掉系统外 32G 的 TF 卡还有 22G 空间

    虽然初看这用法有点阴间,但是想到AST2500虚拟光驱令人炸裂的10~20Mbps,好像费一张TF卡也还行

  • 二花P
    5 days ago

    牛啊,这个我也关注好久了,一直想下手。

  • zweily
    5 days ago

    cube版本在用,就是有时候hdmi和usb HID这两块有各种问题,可能买的早期的公测版本,有时候换了一个就又好了,或者hdmi重插拔,或者GUI上reset HID,反正出问题时候就只能各种试试,都不行就换一个,离一个即插即用稳定的设备还有点距离。

    • hqshiOP
      5 days ago

      这就是我从6月等10月才下单的原因,我到时候体验倒是还好,树莓派3b这种老设备都能正常用,尤其是随意插拔

  • noah_x
    6 days ago

    我已经排队一个多月了

    • hqshiOP
      5 days ago

      多找找客服,我想起来了就会去找下淘宝客服,早发货了一批

  • rpi
    6 days ago

    他这个芯片好像还支持265的硬编,不知道啥时候能更新出来

    • hqshiOP
      5 days ago

      拖更半年警告,春节能出就不错了。不过265其实也没必要吧,毕竟也不能指望太多,能配置bios和有1080p就够了

  • karminski-牙医MA
    6 days ago

    我其实想定他家那个PCIe版本来着,不过自己的机器都是24小时开机加ipmi, 感觉需求有限就搁置了…

    • hqshiOP
      5 days ago

      这个比较适合当你有一坨消费级设备需要远控的时候使用。有IPMI肯定还是IPMI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