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有点时间来收拾一下屋子了。

先来拓扑图。

图中所示的是固定使用位置的设备,还有一些偶尔使用的设备没有画入。这次收拾完了实际摆放位置和拓扑图又有些调整。

肯定很多人会问,为啥用一个人用这么多机器。 首先,我很厌恶All in one,厌恶虚拟化,所以,所有可能会冲突的业务都会用独立的设备来运行,用哪个开哪个,重要业务会有两台或者三台备用。 然后,懒得折腾。没有软路由,没有NAS,也没有超频,更没有RGB。从来不折腾硬件,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了,上次玩超频还是2007年中考完,设备买回来除了正常升级配置,几乎不会拆开,也很少清灰。基本不折腾软件,基本不重装系统,环境搭好了如果不出问题几年甚至10年一直用下来。如果老环境还有需求,有新的需求直接新增硬件,从零开始,老环境不动。 还有,有时候小伙伴们需要来讨论问题或者来帮我搞一些项目,就不需要大家自带设备了。

主要工作区域

右边显示器是两台U2720QM,左边是两台U2518D。中间是U2312HM,用了13年了,现在用的不多。

下面有三台主机。

DELL OptiPlex 7070MT,DELL OptiPlex 7080SFF,DELL Precision 3660T。

底下几台老服务器当支架。

一共14颗CPU,都是1366的CPU,淘汰的时候懒得搬出去了(证明咱之前也是搞过虚拟化的)。

强迫症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地方。

Mac用的很少,所以在角落。

外设够用就好。

后边是“博物馆”但是可能没有什么太能算得上是博物的东西。

数据中心在门外边,一共32块硬盘。

这两台服务器年龄都不算小了,硬盘各年龄段都有,所有机器包括服务器都不组RAID,全都使用不同型号的硬盘在一定的策略定时或者手动同步数据,重要数据五副本,一般数据四副本,且每副本同步均保留一定的时间差,以避免因为误操作导致所有数据全部被污染。

还有个区域主要是各种小伙伴来讨论项目或者写paper的公共空间,最多能容纳8个人。

3台Precision 5810,1台5820,1台ThinkCenter,角落里还有两台超微的服务器,稍微提供一点点GPU算力,一共一张2080Ti,两张A4000,一张3090,一张P4,两张P40,搞一些简单内容基本够用。

另外一侧就是日常写paper用的,相对简单一点,三台OptiPlex。

这边因为大部分都在远程使用,线下使用频率不高,没有怎么布置。

额外的还有一些设备散落在家里各个角落,乱七八糟的,就不拍了)

最后ID图。

7
message-square
7
  • MANVW
    3 months ago

    帅的,想知道拓扑图用什么软件画的

  • bbbb4242
    3 months ago

    chh就经常看大佬的帖子

  • null
    3 months ago

    下班时间回idc继续上班?()

  • 苏大强
    3 months ago

    这是家里还是工作室?公司?